2019/08/11 上午12:00:00 欢迎访问。

微信
小程序
职业资格考试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滥发假证和诈骗国家专项财政资金

2025-05-19 15:32:28 作者 : manager 浏览 : 评论

 

尊敬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央纪委、中央政法委、组织部、财政部、审计署、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自2009年以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打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旗号、打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旗号,假装提升职工技能,通过虚报人数、虚假培训、虚假技能竞赛等手段,有组织系统性垄断性诈骗国家专项财政资金和失业保险金可能高达1980亿元以上、滥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可能多达2.26亿本以上。

 

有组织系统性垄断性诈骗犯罪

 

组织诈骗国家财政资金的牵头单位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组织诈骗的平台是《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网》《中国人事考试网》《中国就业网》。

2021年版《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打着国务院同意的旗号,违反国务院规定和一系列法律法规,将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评价类项目擅自增加了26类,将技能人员项目擅自增加了13类。2019年12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和2020年7月1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告,明确要求截至2020年底,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项目必须全部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根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以技能为主的国外职业资格证书及发证机构才需要资格审核和注册,以技能为主的国内职业资格证书依法不能列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21年版《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沦为组织诈骗国家财政资金的保护伞。  

《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网》,网址:www.osta.gov.cn。该网站长期来,一直属于一家民营企业所有。2019年全国20多家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局)发文,凡是能在这一民营企业网站上查询的证书,均可领取国家专项财政资金补贴。2021年底,该网站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收购。

诈骗犯罪团伙利用《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网》,原名《国家职业资格工作网》,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之外,另搞一套培训评价组织备案,违规备案3.6万家没有发证资质的机构,垄断经营、滥发假证、大肆骗取国家财政专账资金和失业保险金。

 

公然集体对抗国务院规定

 

3家事业单位,公然打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旗号,违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政府网站域名管理的通知》国办函〔2018〕55号规定:不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得使用以“.gov.cn”为后缀的英文域名;涉及“.gov.cn” 的二级域名同样需要做ICP备案,与一级域名备案流程一致;事业单位禁用“.gov.cn”的二级及二级以上的域名备案。

通过工信部政务服务平台(beian.miit.gov.cn)查询,mohrss.gov.cn备案主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但其二级域名osta.mohrss.gov.cn没有备案,被事业单位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违规使用,网名为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网; cpta.mohrss.gov.cn没有备案,被事业单位人社部人事考试中心违规使用,网名为中国人事考试网; chinajob.mohrss.gov.cn没有备案,被事业单位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违规使用,网名为中国就业网。

 

《国务院审计》发现犯罪线索

 

《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仅仅抽查2022年度23 个地区 334 家培训评价机构,就发现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利益集团,通过考试“放水”、篡改成绩等方式,滥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近 14 万本,骗取财政资金 1.23 亿元。须知,“人社备案的”培训评价机构有3.6万家。

报告第12页,在对重点民生资金审计情况中,重点阐明了部分地方职业技能培训弄虚作假的情况。22 省多家培训机构和用工企业搞虚假培训套取骗取专账资金等 1.23 亿元,其中:通过将退休人员、在校生等假学员纳入培训等套取 5219 万元;通过随意编造上课记录、使用外挂软件刷课等假内容骗取4720 万元;通过编造资料、以其他培训抵顶等假项目骗取2360万元。还通过租用师资、场地等假资质违规开展培训。有的鉴定评价机构滥发证书扰乱培训市场。23 个地区 334 家评价机构通过考试“放水”、篡改成绩等方式,滥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近 14 万本。

 

假证2.26亿本骗补1980亿元

 

自2009年以来,被举报单位利用私营企业网站www.osta.org.cn作为全国证书查询和领取财政补贴的依据;通过政策性腐败,与关系户一起骗取套取财政补贴可能高达1980亿元、滥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可能多达2.26亿本。

国家审计署2022年仅仅抽查334 家培训评价机构,就抽查出14万张假证、骗补财政资金1.23亿元。实际上,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利益集团违法违规招募的培训评价机构有3.6万多家。以此类推,2022年,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利益集团滥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数量应该是 1508万本,骗取国家财政资金应该是132亿元。2009年至今,已经过去15年,保守估计,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利益集团滥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数量应该在2.26亿本左右,骗取国家财政资金应该在1980亿元以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网披露,2022年前后,全国补贴性技能培训即超1亿人次。

通过培训评价骗补的犯罪行为,目前仍在全国各地蔓延,引发人民群众强烈不满。在财政赤字严重的情况下,惠民的政策与补贴,竟成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利益集团的摇钱树,这是绝对值得声讨和唾骂的腐败行为。强烈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彻查诈骗国家专项财政资金和失业保险金的犯罪活动,制止“以备案代替行政许可”、组织没有发证资质的机构滥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的垄断牟利行为。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